更新时间:2025-09-05 04:02:33
另一个让我觉得很有意思的点,也是今晚看了另一部片子有对比感的点:我们作为中国人,受了这么久熏陶,乍一想似乎都能理解白蛇想要成人的心态。影片最初展现的众多长尾巴的妖盘踞法海周围,如果是那样的妖,那确实是看不出有任何所谓“情”的东西,白蛇是想要拥有爱恨情仇的能力。但是,白蛇要的爱恨情仇本就是由能力来决定,而不是由阶层来决定的。上至神,佛,下至人,妖,认可的都是一套各人在各人阶层上的叙事…我感觉这是现代改编最难的一点,也是为什么影片偶尔会感觉价值观矛盾或混乱的一点。白蛇青蛇有千年的修炼,说话处事种种也有情有义,为何要进入“人”的范畴中,特别是男人的人所组成的社会的范畴,受人的规则的牵连和束缚?这似乎是我作为现代观众自然而然会问的一个问题。影片恰恰佐证了,表面上在追求恋爱自由实现阶级流动只是一个谎言,而大多数人如果认可白蛇的这个objective,并不是在认可别的,而是在认可妖-人-神的这套阶级规则和阶级之间的高低贵贱之分,一边认可高低贵贱之分,将自我认识和自我认可建立在社会所给予的鄙夷之中,另一边又追求自由恋爱和阶级跨越,这是不可能的。因为在认可高低贵贱的世界里,臣服赢来的只能是牺牲。 我今晚看的另一部德国的短片,叫《我不是机器人》。对比来看,现在进行的这套叙事,和《青蛇》特别相似,同样存在着阶级叙事:机器人也是被认为是不如人的,机器人所有的记忆,包括爱恨情仇,都是被植入的,归根到底,机器人因为没有自我意识而被认为是更低级的,机器人所拥有的记忆也是不真实的;同样存在着性别叙事:机器人以女性形象出现,作为可被男性购买的“女朋友”物品…总得来说依旧是一套人类建立起来的压迫叙事。机器人拥有更强的算力,并且通过自己的方式表现出了自我意识,而青蛇白蛇拥有更强的神力,并且也通过自己的方式表现出了爱恨情仇,机器人在这里的处境,和青蛇白蛇作为妖的处境是一样的。如同父权制创造出来的一套压迫叙事,明明是女性拥有生育能力,而生下的孩子却是冠父姓,遵守的是一整套宗族祠堂、家族血脉、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等的规则一样,现在是人类创造出一套压迫叙事来对付表现出自我意识的机器人。但是《我不是机器人》里的机器人女性没有选择投奔这套叙事,而是选择了主动地出走和牺牲:不是说我是为你而活的么,现在我就死给你看。虽然也不是什么新鲜的做法,但是对比起白蛇那种带有欺骗性质的浪漫主义色彩的选择,这里更多的是现代中直接的对抗和冷峻。但反过来说,在传统社会中,因为人命太贱,女性的命更贱,除了什么忠臣义士的死亡会遭到歌颂,其余的死亡没有更崇高的价值,白蛇与青蛇的选择似乎已然是更加智慧的。而在现代社会中,因为人们越加尊重生命,越与人类产生感情,越类人的机器人的死亡或许才在心里激起波澜。 虽然但是,其实《青蛇》整片讲的是白蛇的而不是青蛇,因为它全片主线讲的是白蛇的“想要”,青蛇仅是隐隐地在身后,但最后白蛇突然没有任何弧光地死了,而青蛇突然崭露头角地表现出了导演和我们认可的价值观。在这方面我觉得这电影讲的真的蛮讨巧的,双女主的讲述非常灵活,非常讨巧。青蛇真正的故事应该是从这影片结束之后开始的,因为在这部里,她既没有need/want,也没有任何东西at stake,她像个两袖清风袖手旁观的人,而试想青蛇回到蛇之后的故事,潜心修炼并不要情,这个又很难讲,当她真正成为主角时,她究竟想要什么,会遇到怎样的挑战,做出的选择如何,这些都得再说,这些就真变成现代社会目前的写照了,需要很深再深的观察。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